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主页 > CPA - 中国注册会计师 > 经验分享 > 正文

非专业三年拿CPA全科合格证经验分享

        终于拿到了CPA的证书!综合考了60分,朋友开玩笑的说:一点儿都不带浪费的!如果要说发帖谈经验的话,我想这个分数是最没有资格的了。但还是想说一点心得,因为去年写过一篇《非专业两年过六门的经验分享》,看到很多网友回复,我想多少会有一点作用吧,哪怕只是对一个人起到一点点的作用。

        综合考什么?六门课的内容是“基础”,但一年内要复习六门内容,对大多数人来说时间不允许,而且也没有必要,因此我们要有“侧重”。但有了侧重也还是不够,因为综合不是简单的将专业阶段内容的拼凑,其出题的思路和角度和专业阶段有所不同,因此还需要我们“思维转变”。

        所以对付综合的武器是:基础+侧重+思维转变

        基础:走到这个阶段,大家都是通过了六门的考试,首先不要把综合想象的太难,虽然说考的是综合能力,但具体到每一个考点,大多都还是每一科的知识点,所以六门课的内容是基础。

        侧重:建议大家准备综合的第一步是先看“两年真题+样题+大纲”,自己分析一下考试的侧重点,然后有针对性的开始六门课的复习。

        思维转变:专业阶段侧重知识综合阶段侧重实务专业阶段侧重定量的计算综合阶段侧重定性的判断建议大家在看教材的时候不时的看看真题,琢磨一下真题的出题角度和思路,不要太纠缠于计算一类的内容,要有意识的转变思维,关注体现“职业判断”的内容。

        我的综合分数不高,建议大家在网上多看看其他人的经验分享。最后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取得好成绩!

        PS:很多人都说注会难考,顺便讨论一下,注会难吗?就我身边的例子:我们村子里有一个上中专的把注会考下来了,我们单位有一个四五十岁的把注会考下来了,我们群有一个猛人一年通过了注会的六门和注税的五门。他们给周围的人带来了很多惊讶,但我知道他们都不是什么天才,他们和你、和我一样,都是普普通通的人,**的秘诀是他们付出自己的努力做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就是这么再自然不过的规律!其实天底下的牛人猛人伟人除了机遇和外部环境影响的一部分以外,真的没有太多的秘诀,他努力了,成功的是他,你努力了,成功的就是你!扯远了,我的结论是:对于能够付出努力的人来说注会不难,对于不能付出努力的人来说注会确实很难!所以不要问注会难不难,问你自己你愿不愿意付出努力。

 

        另将去年的帖子附在后面,供考专业阶段的同学们参考:

 

        非专业两年过六门的经验分享

        刚刚核查成绩出来,风险59变成了60。如愿以偿,今年可以考综合了。非常开心!

        我是学计算机的,在大学时学过基础会计,2007和2008两年也报考了,但基本没怎么学,当然是一门没过,税法还考了蒙都蒙不出的7分;2009年报了六门,考了四门,审计62、财管56、会计77、税法79。2010年报了三门,财管71、经济法60、风险59后审核后变成了60。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常常会上来看别人的经验,学习运用;难以坚持的时候也常常会来论坛看看别人的帖子,看到有那么多人走了过来,那么多人和我一样在努力着坚持着,心里渐渐有了力量……非常感谢论坛里朋友们分享的学习经验,更感谢朋友们一起奋斗中让我总能得到坚持的力量。

        今天将这两年的经历总结出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吧。本文分方法篇和坚持篇,希望大家各取所需。我的方法有一些是别人不曾总结过的,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另外一个思路。

 

        方法篇:

        首先说,我的中心思想就一个: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和效果!每一条都是围绕这个展开的,你自己的好方法也可以运用起来。目的就是比较轻松地考下那个本本。

 

        第一:上网学习别人的经验

        古人说了,“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习时我们固然需要一个清静的空间,需要坐得住冷板凳,但开始之前,先去看看别人的经验吧!一方面,每门课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同的课程适合不同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一个人的经验毕竟有限,如果你只是自己埋头苦学,难免走许多弯路,参考别人的经验就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从一起步就为自己节省出走弯路的时间!

        注意事项:1、总结经验,越精炼越好(比如我的财务管理从网上总结出来就是“侧重理解,记忆公式,反复做题”),然后写到对应的教材和练习册上提醒自己以此为宗旨来学习该门课程!2、要切实运用!

 

        第二:转变观念

        记住,首先必须改变一个观念,不要想着要把教材学两遍或者练习册做一遍,这样的念头都不要有,也不要以此来做计划,我们要做的是把一个个知识点学会,看书也好,做题也罢,一切都是以这个为中心!!必须必须牢记,我们要做的就是把知识点掌握,而不是把教材看两遍或者把练习册做一遍等等。因为当我们想着这一个月的任务是把教材看一遍时,我们的专注程度就大打折扣了,我们的潜意识会以完成一遍的阅读为任务。而心里总是想着掌握知识点,每看一段教材每做一道题都会起到实实在在的效果。这一点也许你不认可,但试过以后一定会发现其区别之大!!

 

        第三:提高记忆

        考虑的考资格证书的人有一些是老年朋友,比如我的一个朋友小D,年龄大了记忆力就不好,怎么办?三步帮你搞定:

        1、把需要记忆的内容总结出来

        2、把这部分内容划分优先等级

        3、在记忆力好的时间段比如早晨或睡前记忆,按优先顺序来记忆。

        和大家分享一个观点:我们要从内心鄙视死记硬背(当然过目不忘的天才除外,只能死记硬背的除外),教材里90%的内容是不需要完全死记硬背的,有些内容可以总结出规律,有些内容是有结构的,有些内容放到一起记忆不容易混淆。通过这样的琢磨和总结以后,你会发现记过以后想再忘记倒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推荐大家学习使用归分记忆法,详细内容网上查找)

        在第二条和第三条的方法结合使用下,你会发现脑子那么干净而清晰,再也不会混乱成一片了,每学一部分以后再回头把章节内章节间的联系大致顺一下,这些知识点就会在你的大脑里成为一个体系,既有助于融会贯通,也有助于记忆!

 

        第四:自我监控

        我们看国家运动员,他们为什么可以用几年时间成为世界**?世界**呀!!全世界最**的高手!!现在我们来一起揭开这块面纱,那就是他们都配备有专门的教练观察分析并总结运动员的状态,以此作为下一步训练的基础,这样运动员的每一个小时的训练都是专门针对自己的弱处进行强化训练,没有一个动作的练习是多余的,也就是每一个动作都要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可以想象,在这样的训练下,他们的进步会超越我们常人多少倍了!

        之所以如此啰嗦的说这么多,就是因为我们往往将太多时间花在了不必要的学习上面,比如不断重复已经掌握的,认真复习着压根不会考的……现在我们就来向运动员学习,我们需要做两个划分:

 

        第一、将教材内容分为 

重要程度
应对方法
重要
优先学习,掌握
次重要
其次学习,熟悉
不重要
最后学习甚至放弃,了解

 
第二、将自己学过的内容分为

掌握程度
应对方法
已经掌握
过一段时间略略复习一下即可
不太熟
多重复两次记熟或通过做题掌握
完全不懂
听课件,问朋友,上网查找相关内容

 

        做好这样的划分,需要我们花一些时间来做教练做的工作,就是客观地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但相信这样做是可以事半功倍的,值!!绝对值!!通过这样的划分,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我们应该优先学习哪些知识点,哪些是我们的薄弱点,清清楚楚,一目了然!然后对症下药!

        最后,建议在桌子上放一张纸,上面写上两个大字效率”,一旦觉得效率低的时候就停下来休整休整或者考虑换一种更有效率的学习方式,比如总结教材,比如做习题……

        以上方法综合起来运用,互相促进,效果极佳,如果你也是和我一样没什么学习方法的朋友,低调的说,这些方法至少可以让你的学习效率提高一倍!

 

        具体到每一门科,我自己的感觉如下:

        会计:建议六门课先学会计,有了会计基础学其它几门会省很多力气。(教材+课件+习题)*重复=搞定。

        审计:大家都觉得审计难,多说两句,一定要听刘圣妮的课件(很好,大力推荐!!可以说我和审计之间能找到感觉完全是刘圣妮给牵的线,光自己看的话可能现在还是云里雾里呢)。另外背是一个很关键的方法,刘老师让背的部分我都像小学生一样认认真真的背了,也许考出来的不多,但在背的过程当中就熟悉了审计的语言审计的表述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找到审计的感觉。我书看了三四遍,又背了不少,没做题,个人感觉审计做题并不重要。重复=搞定

        税法:习题+知识点的细致掌握+自己归纳总结=搞定。难的地方听课件和做题结合,重要的东西和特别的东西要靠自己归纳总结达到好的记忆效果。

        财管:我感觉我是生生把这门课一点一点抠下来的,没什么好的经验。

        经济:课件+理解记忆*重复=搞定

        风险:理解一些知识点+考场发挥=搞定

 

        坚持篇

 

        1、第一年考七月份开始请假,那段时间里我基本是从早学到晚,曾经一天听了十来个小时的课件,因为是小的MP3,开始戴耳机听,后来受不了就用一个耳朵听,左右耳朵来回换,再后来只能把耳机用手支在耳朵旁边听了。后来好几天耳朵都缓不过来,不想听到一点声音。

 

        2、考试前一个月左右有那么几天状态特别糟,脑袋一直是紧绷绷的,特别特别不想学习,说不上厌倦或反感,就是不想学,拿不起书。我找出几本闲书,不想学的时候就看一会儿闲书,从中寻找一些给自己力量的话语抄写下来一遍遍的看。其中最常看的是《苦难的历程》里的一段现在的情形有点像蛇蜕皮,或者说是凤凰涅槃,本身都是到了一个瓶颈,每跨过一个瓶颈都是一段极端痛苦的经历,我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蛇蜕皮的样子,我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极端痛苦”。跨过瓶颈的时间有长有短,继续坚持,相信天道酬勤,你坚持下来了,而别人坚持不下来,这就是你的资本。另外从《曾国藩全集》中抄了一句: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放在桌子上。告诫自己不要在意成绩。通过这些可以激励自己的话语和不断的调整心态,我渐渐的平静下来,坚持下去了。

 

        3、考试感觉不好,后面几天心情一直不好,感觉自己这样的付出居然换来这样的回报,288天的苦学毫无收获。从最初六门的计划到后来四门,等考完试变成了有过的就不错,我不仅是对自己没有了信心,更是对自己今后发展所依赖的最主要的一点——努力产生了怀疑,连学习考试这种事努力都没有作用,对于事业对于人生努力又能有多大的用处呢?!

        因为这种感受,所以有了9月22日写下的日记:

        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些人

        他们迷信金钱、权势、聪明可以怎么怎么

        最终往往误于金钱、权势和聪明

        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人

        他们迷信努力、真理、信仰可以如何如何

        最终也因之而让生命受限

        再后来慢慢平静下来,下面是2009年9月29写的日记:

        **要说的是考试结束了,288天的持久战在2009年9月20日晚七点半鸣金收兵了。考试并不理想,但我得到了更为重要的东西:恒心!今后再有什么需要坚持的事我想我可以很坦然的迎上去了。另外不理想的考试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努力的作用是有限的!于是我开始开阔思维,从其他角度拓宽自己的出路,人际关系、展示能力是两个很重要的因素!

        这288天也许没能带给我一门及格的分数,也许也没有学到以后会用的上的知识,但我双手却捧满收获:爱情的力量、坚持中的煎熬、绝望后的放下……这些体验让今天的我内心平静让我内心更有力量!这288天没有象预想的那样带给我外在的转折点,但却让我的内在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也许是老天看我心态调整好了觉得没必要给我个坏的成绩了,所以让我过了三门吧。嗯,开玩笑的说,就是这样的!

 

        4、第一年财管学的非常用功,却没考过,是我考六门里最头疼的一门,第二年,因为头疼,我决定一点一点的攻克这门课,我小时候家里面过年会自己生豆芽,捡豆芽皮就是一件很大的工程,因为那么大一堆的豆芽,水泡过以后剩下的皮还有三四成,你基本就是一根一根把豆芽数一遍的,我开始总是瞅着那么一大堆豆芽发晕,这么多,怎么可能弄完呢?但我妈却一点一点开始捡起来,我也只好一点一点的捡,慢慢的,那豆芽居然被捡完了。我惊奇的发现那么一大堆的豆芽一点一点的捡竟然可以捡完,根本没我想象的那么可怕。从此以后,我看到浩大的工程时都会想起小时候捡豆芽的经历,当再次翻开财管书,我就是这样的一个心态,你几百页的东西,我就一段一段的往下抠你,我从第一章的第一个知识点开始学,哪里不懂了我就上网查,一点一点的学下来,学完一章做一章的练习题,最终我顺利把财管搞定了。

考点解析

2010年注册会计师会计科目考试试卷点评2011年注会《会计》考点:会计核算的4个基本前提2011年注会《会计》考点:会计核算的13个原则2011年注会《会计》考点:会计六要素的概念2011年注会《会计》考点:货币资金的核算2011年注会《会计》考点:应收票据的核算2011年注会《会计》考点:应收账款的核算2011年注会《会计》考点:预付账款的核算2011年注会《会计》考点:坏账的核算2011年注会《会计》考点:应收债权出售和融资2011年注会《会计》考点:存货的概念2011年注会《会计》考点:存货的简化核算方法2011年注会《会计》考点:存货清查及注意事项2011年注会《会计》考点:存货跌价准备的核算2011年注会《会计》考点:短期投资2011年注会《会计》考点: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2011年注会《会计》考点:投资的转换2011年注会《会计》考点:长期债权投资201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2011年注会《会计》重点章节备考提示2011年注会《税法》重点章节备考提示2011年注会《财务成本管理》重点章节备考提示2011年注会《审计》重点章节备考提示2011年注会《经济法》重点章节备考提示2011年注会《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重要章节备考提示2011年注册会计师备考专题2012年CPA长线精品班12月开课(周末班、脱产班)2011年CPA《会计》真题解析试听2011年CPA《审计》真题解析试听201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六大通关技巧201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报名流程新手必看:注册会计师职业详解201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教材相关问题解答——会计201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教材相关问题解答——经济法201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教材相关问题解答——财务成本管理CPA学习过程中容易走入的几大误区2011年CPA《税法》真题解析试听2011年CPA《财务管理》真题解析试听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历年真题汇总(2001~2010)注册会计师考试计算器使用小技巧201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最强应试技巧注册会计师考试强化阶段学习技巧CPA考试:新准则科目及明细变化小结CPA考试“题海战术”精辟分析过来人经验:CPA考场三大策略CPA考试复习策略:如何看书**效?2011年CPA备考必读:如何使用模拟试题?CPA考试六科目特点及学习方法总结高顿财经:2012年CPA考试备考计划2012年CPA考试备考计划:考试科目的特点2012注册会计师《税法》第一章知识点:税法总论2012注册会计师《税法》第二章知识点:增值税法(1)2012注册会计师《税法》第二章知识点:增值税法(2)2012注册会计师《税法》第三章知识点:消费税法2012注册会计师《税法》第四章知识点:营业税法2012注册会计师《税法》第五章知识点:城市维护建设税法2012注册会计师《税法》第六章知识点:关税法2012注册会计师《税法》第七章知识点:资源税法2012注册会计师《税法》第八章知识点:土地增值税法2012注册会计师《税法》第九章知识点:房产税法2012注册会计师《税法》第十章知识点:车辆购置税法和车船税法2012注册会计师《税法》第十一章知识点:印花税法和契税法2012注册会计师《税法》第十二章知识点:企业所得税(1)2012注册会计师《税法》第十二章知识点:企业所得税(2)2012注册会计师《税法》第十二章知识点:企业所得税(3)2012注册会计师《税法》第十二章知识点:企业所得税(4)2012注册会计师《税法》第十三章知识点:个人所得税法2012注册会计师《税法》第十四章知识点:国际税收协定2012注册会计师《税法》第十五章知识点:税收征收管理法2012注册会计师《税法》第十六章知识点:税务行政法制2012注册会计师《税法》第十七章知识点:税务代理CPA《会计》重难点深度讲解cpa考试会计科目:第一至十一章考点分析cpa考试会计科目:第十二章考点分析cpa考试会计科目:第十四章考点分析cpa考试会计科目:第十五章考点分析cpa考试会计科目:第十九章考点分析cpa考试会计科目:第二十二至二十三章考点分析cpa考试会计科目:第二十四至二十六章考点分析201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考点总结(1)201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考点总结(2)201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考点解析(3)201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考点总结(4)201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考点总结(5)注会《财务成本管理》投资项目系统风险衡量考点注会《税法》征税范围的特殊项目表格归纳注会《会计》会计要素及其确认考点解析注会《会计》会计计量属性考点解析注册会计师《会计》金融资产的内容考点解析注册会计师考试《经济法》抵押人的处分权难点解析会计实务操作解答:事业收入和事业支出的核算会计实务操作解答:结转各项成本的核算方法会计实务操作解答:库存现金收入记账实例会计实务操作解答:固定资产清理的记账会计实务操作解答:结账的一般程序会计实务操作解答:增资款如何做账会计实务操作解答:工会资产的特征【实务】:五险一金的用途和投放技巧会计实务操作解答:商业汇票的记账方法会计实务操作解答:预收账款常见的账务处理会计实务操作解答:应收款项减值的记账方法会计实务操作解答:变卖财产物资、收回债权的核算会计实务操作解答:商业会计的做账流程会计实务操作解答:应付账款核算管理会计实务操作解答:短期借款如何记账会计实务操作解答:金融资产主要会计核算对比表会计实务操作解答:应付外方职工工资的核算从红楼梦看当代分税制会计理财:单身女白领理财style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公式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期末如何结转收入类项目纳税调整当心陷入的误区关于固定资产项目的评估调整三种错账更正法分别适用什么情况电厂基建财务会计如何参与工程项目的管理生产企业“免抵退”办法的账务处理财务人员如何做好货币资金核算员工差旅费相关财务问题的解答上年余额如何结转到本年初的账户里参加201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 你须知道的几件事出纳日常货币资金核算的内容非定额备用金制度下报销备用金时怎样处理损伤、残缺的人民币该怎么处理关于审计软件 (鼎信诺审计软件)的使用问题车间生产产品报废的进项税如何处理企业月初月末需要进行哪些处理新成立的公司需要建几本账外币为本位币的纳税人如何填报所得税年底申报表收到外币计算税款时如何确认汇率境内机构经常项目外汇账户如何开立2012年注会《会计》第一章总论考情分析及框架2012年注会《会计》第二章金融资产考情分析及框架2012年注会《会计》第三章存货考情分析及框架2012年注会《会计》第四章长期股权投资考情分析及框架2012年注会《会计》第五章固定资产考情分析及框架2012年注会《会计》第六章无形资产考情分析及框架2012年注会《会计》第七章投资性房地产考情分析及框架2012年注会《会计》第八章资产减值考情分析及框架2012年注会《会计》第九章负债考情分析及框架2012年注会《会计》第十章所有者权益考情分析及框架2012年注会《会计》第十一章收入、费用和利润考情分析及框架2012年注会《会计》第十二章财务报告考情分析及框架2012年注会《会计》第十三章或有事项考情分析及框架2012年注会《会计》第十四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考情分析及框架2012年注会《会计》第十五章债务重组考情分析及框架2012年注会《会计》第十六章政府补助考情分析及框架2012年注会《会计》第十七章借款费用考情分析及框架2012年注会《会计》第十八章股份支付考情分析及框架2012年注会《会计》第十九章所得税考情分析及框架2012年注会《会计》第二十章外币折算考情分析及框架2012年注会《会计》第二十一章租恁考情分析及框架2012年注会《会计》第二十二章会计变更和差错变更考情分析及框架2012年注会《会计》第二十三章资产负债表后事项考情分析及框架2012年注会《会计》第二十四章企业合并考情分析及框架2012年注会《会计》第二十五章合并财务报表考情分析及框架2012年注会《会计》第二十六章每股收益考情分析及框架讲个故事 认识什么是会计我为自己代言,各路会计版陈欧体甄嬛体之会计篇所有会计初学者必看会计,这个爱恨交织的代码2013年注册会计师报名政策解读2013注册会计师《会计》考试教材变化2013注册会计师《审计》考试教材变化2013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考试教材变化2013注会《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考试教材变化2013注册会计师《经济法》考试教材变化2013注册会计师《税法》考试教材变化
关于高顿  |  市场合作  |  高顿部落  |  免责条款  |  快捷支付  |  联系我们  |  高顿招聘  |  HI实习  |  侵权举报
CopyRight © 2005-2017 Gaodun.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高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高顿财经
沪ICP备140381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