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012年,CFA 考试总结
因为一开始找的推荐人填表比较慢,申请提交迟了,到今天还没批下来....郁闷中写个总结吧。
背景:
非金融相关专业08年硕士毕业,其实英文不太好,不过托福也蒙了个109/120.
工作内容与金融勉强相关,工作语言半英文
上班两年以后开始,10年下半年开始准备L1
经过:
早年听过这个考试,07年的时候有个朋友考,听说报名费8k,非常仰慕。
L1 (2010.7-2010.12)
工作以后有些同事报,10年6月他们考完一级以后决定也去报一个,7月8号报名-----交了很贵的报名费,郁闷
基础比较差,我也确实是准备补一下,所以很早开始看书
因为工作时间比较长,基本后半夜才下班(我承认工作没啥前途,工作有前途的,很多人就考这个了,对吧,理解万岁)
复习考试的时间主要是飞机/公交/地铁/马桶(估计三个加起来能占到一半的时间----北京交通真的很差,我吃得确实不少...)
材料主要是Notes, 看完以后因为有时间,又有人推荐了中文总结,看了几天,因为没有学过中文相关课程,发现把中文和英文术语对应反而更痛苦。
找到09年的Schweser video,发现这东西不错,开着放就行,还可以顺便上网。痛苦的地方就是听力,有几个讲师还行,有一个老师挺不懂,还有一个听了总想睡觉。好在听完就完,也没有习题,有没有听懂好像倒也看不出来。(这是一个记号012436)
16讲40多个小时的课程听完以后还有点时间,就把被强买强卖的教材找了出来,本来想仔细看看(有人考完L1以后跟我说这个教材编的不错),结果发现根本没有可操作性----实在太长了,而且根本就不是为考试准备的。所以把每章的课后summary看了一下,习题做了一遍。习题的风格和notes真的差得很远,从事后看,还是notes的内容跟考试更接近。不过做这个东西的好处是可以知道考题的风格**可以有多大变化-----真题和notes风格也不有效一样。
最后还有点时间,就又把notes的summary和习题做了一遍。可能还做了一两套习题。说实话对一级也不是特别害怕,只是觉得一级学一次对后面可能有点帮助,所以多花了一点时间。
考试那几天生病了,不过总算是过了。
那天带了两个计算器,考场里面遇到一个妇女同志计算器不合格,哎,要是她年轻一点,好看一点,说不定就借给她了----有一个计算机是朋友的,用了多年,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没电。不管怎么说,从接过来说是错过了日行一善的机会,罪过罪过。(这是一个记号012436)
L2(2010.12-2011.6)
考完的时候6月份考L1的同事们已经开始准备2了,所以基本上考完马上把书买了。
报名是等到成绩出来以后,很悲催的又被收了高价!出于收藏的目的,又买了一套纸质的教材----那东西话说质量还真是不错,虽说是用的再生纸。
复习的顺序,还是先看其他章节,最后看道德。因为不想折腾,所以顺序和L1差不多,Notes->Video->Curriculum->Notes->Mock up.
L3(2011.10-2012.6)
2的结果出来以后终于可以低价报L3了,很激动。但天真的以为集齐全套教材能换购**礼包,又选了纸质教材,白花了好几百块。
因为notes也还没出来,被某考霸怂恿报了9月的证从,丫建议一次报5门,还主动提出合买教材,省钱一般。我听说这东西主要是考中文水平,傻乎乎的也就报了。拿到书发现被坑了,这东西确实是考中文,而且跟语文考试一个风格,全靠背。我印象最深是一个判断题:上海证券交易所是1990年11月26日开始营业的。我当然不知道对错,但看了答案以后被气晕了”这是上交所成立的时间,正式开始营业的时间是当年12月19日“。 更郁闷的是,考试前一周考霸跟我说:算了,这东西也没啥用,我准备挑考3门考,剩下的你自己去吧。
不管怎么说,9月很郁闷的考完了证从。10.1出去旅游了一趟,回来以后开始考虑L3. (这是一个记号012436)
先借了同事11年的L3教材,慢吞吞的开始看,到12月份新教材出来以前,把后四本书过了一遍。然后2月份春节,3月份结婚,4月份开始出差。因为护照被水洗了,所以写信改了id;又因为出差,所以把考点也改了,总之各种事情折腾一遍。
其间继续在飞机/马桶/浴缸里面看notes和视频。4月下旬开始看教材,好像连summary都没来得及看完,最后象征性的做了一两套题,考前做了半套Mock Up(只有客观题)。
考试以前听说铅笔考试按照规定是有问题的,所以去买了传说中高温自己会消失的可擦写的圆珠笔----这东西还行,写起来不难受,字迹看着也还凑活,擦的时候也不困难。至于字迹会不会消失,我没做过实验,从最后结果来看算是过了----不过不敢去查分,怕他们把卷子再翻出来的时候就变成白卷了。(这是一个记号012436)
考试那天旁边正好坐了个华人小妹妹,写得那叫一个快,我心理负担特别重,每道题才写了两句,就看见她又开始往后翻了,一路全是英式狂草,最后还是比她晚了很久才做完。下午怒了,隔一题做一题,终于比她先把卷子翻完。很得意的看了她一眼,然后故作悠闲的重新翻到第一页开始”检查“。我承认我庸俗,不过从结果看效果还不错,下午心情比较轻松以后做得能比上午好点。
总结:
从自己和身边的朋友考试的结果看,如果有基础,只希望依小概率及格,看secret source应该够;如果有基础,希望以一定概率及格,看notes summary + mock up基本够;如果有基础,希望以大概率及格,notes summary+课后题 应该够;如果没有基础,希望以小概率及格,看notes summary + practice应该够;如果没有基础,希望以大概率及格,看notes + 课后题 + mock up应该够;如果没有基础,又比较笨,英语不太好,看notes + 课后题 + 教材课后题 + mock up应该够。
![](https://img.gaodun.cn/images/qrcode_344.jpg)
相关阅读
关于CFA和CPA,以及进入证券公司的学习路径2013/06/24
CFA考试二级分析贴2013/06/20
CFA考经分享:致亲爱的CFA学弟、学妹201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