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通过,晒晒成绩,聊聊经验
三级考完了,08-10均一次通过,10的三级学的最辛苦,从09年10月开始,当时每周学习3个小时左右,除春节和五一外,几乎天天都和CFA教材见面,前前后后个人统计共学习了400个小时左右,07-09的真题做了一遍,看了两遍,CFA的教材(不是notes)看了4遍,第一遍看完后基本忘90%以上,第二遍开始连看带做题,这期间开始统计重点,就是把重点在教材的页数记在小本上,前后记了1000多点,基本上就是1000多页,第三、四遍就是看重点了。
考试的时候上午提前20分钟做完,遗憾的事有一道题书上见过,但认为不是重点没有记忆。下午提前1个半小时完成。 要说的是,CFA不是考智商,是考毅力和态度,如果考试前书都看了好几遍,基本就可以过了,这是个‘态度决定结果’的考试。 以上是鄙人比较笨的经验总结,笨是笨点,但对笨鸟们应该管用的。终于可以暂时不管qualification的问题了,my career starts from tonight这次是二进宫,还好终于侥幸通过了。
说实在的今年考完后其实不抱通过的希望,因为感觉上午做得太差了(最后事实也如此,5个50%以下),有16分的题目不会做,不知道知识点,直接放弃了。因此我建议来年三级考生**还是能看看教材,尽管Notes的已经涵盖了几乎所有的知识点了,但总还是有遗漏之处,就拿今年上午的题来说有3个小题(差不多20分)的知识点在Notes上是没有的。我今年多少也撞了点狗屎运,复习的时候只用了Notes,在最后临考前几天做了官方模拟卷,发现了好几个没掌握的知识点,所以就翻教材最后突击补习了以下。正巧考试那天上午的试题考到了其中的一个知识点。总而言之,有时间的话还是要看教材。官方的模拟卷和历年的试题一定要重视,要多看几遍。SCHWESER出的两本Practice Exams模拟卷出题风格和实考差别很大。最后,提醒一下大家,下午的考试其实有很多陷阱题,一定要仔细、耐心,不要贪图做题的速度,下午3个小时应该够用,不会像上午那样急。不罗嗦了,上面纯属我经验之谈。希望对后来者有所帮助。
很驚險的一次通過LEVEL III,總言之我覺得LEVEL III 比LEVEL II難,絕對不可以掉以輕心。
LEVELIII的難是在於覆蓋面很廣而且需要套用LEVELII所學的基礎,我沒有買任何教材,總覺得SS寫得很詳細清楚,STELLA或是SCHWSIER的東西太精簡,無法將許多觀念表示的很詳盡。
因為市場在去年底開始大好,所以過去一年幾乎沒有甚麼時間準備,只有在考試前十二天每天花十六個小時念SS跟寫SS章節後附的題目。所以我根本沒有時間在去念甚麼STELLA或是比習班上課。
我所秉持的學習方法是只要搞懂一個觀念了,寫一個練習題跟寫一百個練習題的效果是一樣的,多寫題目無益,只是浪費有限的複習時間。
我不鼓勵大家像我一樣挺而走險花兩個星期不到的時間複習(當時心想的是已經花大把銀子交報名費了,就死馬當活馬醫吧),如果時間充裕,花兩個月每天三小時把SS念熟即可,到考試前十天每天花約七八小時總最後整理複習一定可以穩穩過關。
我不是絕頂聰明的人,但是在最後十二天,我所秉持的是在交考試卷以前 You Never Know!
开了一天的会,现在在上海的机场等待登机,大雨,不知道能否按时回家。
很高兴帖子能有这么多人浏览并回帖,希望我的经历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再把自己的经历简单说说,希望对junior level或者还没毕业的朋友有所帮助。
我本科学的是EE,毕业去了四大的一家,做了几年金融审计,因为不甘停留在食物链最底端,09年前后跳到一家资产管理公司。公司在业界一点名气也没有,老板对员工在背景、学历要求不高,只是说大公司待过几年,人聪明即可。
由于公司人员不足,专业财务背景的又只有我一个,所以很幸运,去了就可以参与一个几十亿规模的资产重组,小小的学习锻炼了一把。说实话,CFA和会计背景的确让我在公司立住了足。举个例子,在我之前,公司从来没有考虑过IRR,从来没听说过FCFE、EBITDA,在这个项目我也算是小小的show了一把。不过,frankly,投资这行,尤其在国内,永远是2.5的比例,即关系=1,资金=1,技术只有0.5。为啥这么说呢?接着我上面的例子。这个项目有很多投资人都投标了,包括黑石在内,但最后还是给了我们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为啥?因为我们恰好有个partner,他成功帮我们先收购了外面小股东40%多的股权,大股东只能坐下来和我们谈这个项目。至少我知道的,这个收购是按市场公允价值进行的,之所以我们能先收小股东股权,有效是因为那个partner在这个行业的地位。这里要说的是,与人家的人脉比,我的技术算啥呢?我是replacable的,对吧?但话说回来,在我这个level,CFA还有财务背景帮助我stand out。
也许看到这,有的朋友说你的公司不行,所以CFA、会计背景帮你立足了,我承认我们公司与大投行、大PE有很大差距,懂技术得人也不多。不过,大机构的人一定很厉害么?也不一定,举个最近的例子,我们投了各项目,国内零售行业里一家比较大的(就叫A吧),投资者众多,包括美国一家非常大的PE(就叫W吧),今天开董事会,W的一个老大说A的贷款规模不够大,因为它的EBITDA有10个亿,对应12-16倍的系数,公司价值在120亿,可以贷款60亿,而现在只有20亿贷款,老大认为公司有效可以再大胆一些。Well,这个东西应该很technical了吧?但我们作为董事就提出了反对,为啥?因为国内的贷款是分用途的,不是说你公司规模多大就能有多少贷款,W老大说的只是公司贷款规模的上限,而不是实际可操作的金额;W老大又说公司的折旧政策应该从20年变为40年,这样NI会高很多,我们再一次反对,因为不是折旧年限延长,NI就一定会按比例增长,另外,税局也会找上门来charge你的现金,那可是真金白银。。。。以上例子不是要说明我们的公司有多好,只是想说大机构也不一定technical就很强;不过还是和这些大机构学习了一些操作和非操作层面的知识,非常受用!
曾经也很向往大机构,甚至还有机会去罗斯柴尔德,但我现在觉得适合你的地方才是**的。
我坚信CFA的价值,现在公司招人,我坚持要求我team下边的人至少有CFA一级。
![](https://img.gaodun.cn/images/qrcode_344.jpg)
相关阅读
CFA考试攻略——CFA考试三级小谈2013/02/21
备考2013年CFA考试:如何顺利通过CFA考试2013/02/04
12年12月CFA考试经验分享:没系统的金融知识怎么通过CFA考试20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