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官员:不必过于担忧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
随着国际评级机构调降中国信用评级,中国地方债务问题再度引发国际关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在日前发布的**一期《财政监测报告》中认为地方融资平台是中国潜在的财政风险源。报告援引了中国国家审计署的数据称,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在2010年底时占GDP比率为27%,其中将近一半(47%)是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产生的。根据国家审计署2011年公布的审计结果,截至2010年底的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10.7万亿元。
不过IMF财政事务部主任卡罗·科塔雷利(Carlo Cottarelli)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表示,IMF只是希望能获得更新数据来全面评估中国的整体财政状况,而他并不认为现阶段人们应该过度担忧中国的地方债务问题。
中国应提高财政数据透明度
第一财经日报:你在IMF《财政监测报告》中提到了财政透明度的问题,尤其是中国的巨额地方政府债务数据。你认为地方政府债务是否影响了中国的偿债能力?
科塔雷利:我们认为,中国的财政状况依然强劲。但如果对地方政府的债务与赤字有更好的数据会有助于明确现状、看清问题,即地方政府欠银行多少债,收入与支出有多少差额。对于中国地方政府的这些状况我们并没有足够的更新数据。我们知道中国政府正在进行这项工作,我们希望能更频繁地看到中国公布这些地方政府债务与赤字的数据。
日报:如果这一数据比预期的大,中国该如何缓解相关风险?
科塔雷利:我认为不会,也希望规模不会很大。中国是一个很快增长的国家,当一国的经济增长很快时,支持公共债务也会容易得多。因此我并不认为现阶段人们应该过于担忧这个问题,我们只是希望获得更好的信息来更全面地评估中国的整体财政状况,不仅对中央政府,也对地方政府。
日报:本轮全球危机前,人们普遍认为一国债务占GDP比率(Debt-to-GDP Ratio)的合适水平是60%。但如今对此却出现了一些争议,你认为是否有必要反思**负债率水平?
科塔雷利:我不这么认为,也不认为有必要提高**负债率的水平。因为即便是60%,许多国家也出现了重大危机。我认为有必要在中期内——15至20年左右的时间里,将债务水平降低到60%左右。但对于那些陷入债务危机的国家而言,**在长期内能够把负债率目标降得更低。
日报: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危机以来,财政与货币政策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你认为是否有必要考虑正式建立某种职能机制让债务管理机构、央行和财政当局更好地进行合作?
科塔雷利:这是个很好的问题。显然,我们处在一个非常时期,我们看到央行对政府的大量融资,并非直接融资,而是通过购买政府债券,这在几年前来看是不可想象的。我认为这反映了目前对货币基础和流动性需求很高的非常处境。因此,我认为央行持有政府债券是可取的。在某种意义上,央行是在扮演市场与政府的媒介。但总体上,这只有当央行不丧失可信度的时候才会奏效,否则人们就会开始担忧货币价值。为了避免这一风险,有必要对经济提供大规模货币融资,同时以合适的节奏进行财政调整,从而不让所谓的“财政主导”(fiscal dominance)成为一项重大风险。
相关阅读
美联储官员及"债券之王"争论全球债市走向2013/06/06
IMF警告日本:日元汇率已经足够低2013/06/03
IMF:首季亚洲新兴市场资本流入量近300亿美元201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