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信用评级怎么演变成危险游戏
在经济全球化之前,很少有人会找信用评级机构,因为交易双方彼此往往都比较了解——银行借款给了解底细的公司或是本地居民,很容易掌握他们的“德行”和“操守”。但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演进,世人不得不越来越依赖评级机构以获知金融行为的风险。信用评级因此越来越成为全球资本流动、贸易流动、商品流动以及债权债务信贷资源配置的基石。
在新华社财经评论员邱仰林看来,“评级是一种技术,又是一种经济”,他的新著《评级真相》不仅详细分析和审视了信用评级的程序、指标体系和评级过程,更揭露了标准普尔、穆迪、惠誉三大国际信用评级巨头打着貌似公允的“旗号”对各国主权信用评级,对除美国以外的国家带来负面影响的事实,并带有前瞻性地提出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都应建立起自身具有公信力的评级机构,并呼吁人们“擦亮眼睛看清对手,在跳下泳池参与竞赛之前,做足准备工作与热身运动”,谨慎地巩固我们的信用评级“防线”。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近百年来,标准普尔、穆迪、惠誉三巨头的一颦一笑无不牵动着全球资本市场的神经,其影响力之大颇有“呼风唤雨”之势。于是,在不少“阴谋论”者眼里,信用评级成了国与国之间的争斗利器,是炸毁他国的致命武器。难怪,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甚至认为,在20世纪90年代,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人来说,较重要的访客也许不是来自他国的首脑,而是来自美国穆迪的职员。
信用评级的本意,是为投资者提供客观、有效的投资依据,要求信用评级机构保持绝对客观、公正的立场。但是,在金融市场高度发展以及评级行业的急速膨胀下,三巨头正在逐步沦落。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预警”功能多次遭到质疑。譬如,早在1992年,标准普尔及穆迪给予后来倒闭的一家保险公司过高评级,令投资人损失惨重;1996年,美国加州橘县指控标准普尔未能对该县投资的基金风险作恰当评估,导致该县扩大举债至最终破产;2001年,美国安然等大公司出现财务“欺诈丑闻”,三大评级巨头均未预警,直到安然公司倒闭前五天,三大评级机构才将其债权从“投资级别”降低到“垃圾级别”。其二,评级巨头在次贷危机中的表现,遭到了包括美国司法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美国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和美国参议院永久调查委员会等多个部门的拷问。2008年,雷曼公司倒闭当天,雷曼债券仍维持在投资级别。其三,三大评级巨头作为上市公司,其股东利益追求在侵蚀着评级机构的独立性。其四,从2009年12月开始,三巨头集体向希腊进攻,先后降低了希腊国家信用评级,希腊融资成本迅速增加,债务危机被引爆。同时,三巨头对波罗的海三国、葡萄牙、爱尔兰、法国、英国、西班牙等欧洲众多国家实施评级警告,然而,人们发现三巨头的评级并不可靠——虽然三巨头一贯标榜自己“言论自由”、“市场行为”,但从他们的标准、行为和所发生的事实来看,并不科学公正。
邱仰林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就像所有人工操作的行业一样。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着手调查评级机构,评级分析师与投资银行职员间的电子邮件往来屡次被曝光,挖出了很多“行业潜规则”。比如,穆迪的一位分析师在接受调查时说,某次,高盛要做一笔交易,就向穆迪的这位分析师施压,要求他修改评级以有利于高盛当天的交易,这种事情在评级业中司空见惯。
相关阅读
加拿大国际贸易部长批评美国无视原产地标签法2013/06/08
普尔下调英格索兰信用评级2013/05/29
Visa将在欧盟削减信用卡跨境手续费60%2013/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