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爆发危机风险客观存在
尽管仍维持高速增长,但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已呈现失速态势。去年,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幅比上一年下滑了0.9个百分点,高于发达经济体的0.3个百分点。
在全球金融危机与欧债危机阴影犹存的大背景下,一些新兴国家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挑战显得尤为严峻,前景难测。而亚洲国家近年日趋推高的债务率,又平添了一层隐忧。此亦是2013博鳌年会的一个重要关注点。
新兴经济体增长失速
据博鳌亚洲论坛发布的《新兴经济体发展2012年度报告》数据,新兴经济体尽管整体经济增速仍高于发达经济体,但这一数值已从2010年的7.4%降至2011年的6.2%,2012年又进一步下探至5.3%。而发达经济体去年总体增速为1.3%,仅比2011年下行0.3个百分点,相比前一年的下行1.4个百分点,失速已有受控迹象。
“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速普遍放慢,主要原因还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影响,发达经济体的需求不足,导致全球市场疲软。”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对时代周报分析说,“而新兴经济体各国也有差异,增长模式主要是出口拉动型的国家受影响更大一些,资源出口为主的国家要好一些。一些前期发展动力相对比较平衡、调整得快的国家,也较少受阻。”
近二十年来,由于发达国家内部的产业调整,传统制造业外移,新兴经济体迎来一轮发展机遇。在此过程中,新兴经济体大多采取增加劳动力投入、加快资本形成以及数量扩张等“要素驱动型”模式。与此同时,新兴经济体也遭遇了劳动力成本上升、通胀加剧、货币升值以及环境、资源等发展瓶颈。
目前国际分工中的格局,决定了新兴国家的市场份额主要是海外市场,而全球需求不足导致新兴国家经济失速,使得一些中等收入国家面临更为严峻的“成长陷阱”。
“首先是产业升级的问题,处于产业低端或是有效依赖资源出口的新兴经济体没有形成自己有竞争力的产业,这是最主要的问题。此外,新兴国家大多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严重。并且,腐败问题也相当严重,法制松弛”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微博)告诉时代周报。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助理应展宇认为,在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之后,如何转向需求导向很重要。此外,产业结构的调整,包括收入分配、遏制腐败等等,一系列的制度建设在短期内难以成熟,使得新兴经济体到了中等收入阶段,经济运行中面临的问题会非常复杂。
选择未来新的发展道路,寻求新的增长源泉,是摆在每个新兴国家面前的问题。“对中国来说,应进一步深化市场机制改革,使市场机制更细致、公平,调配资源的效率更高一些,激发出更大的增长潜力。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创新,提高技术效率。”赵锡军建议。
“新兴国家不能再依靠廉价劳动力、大量粗放的资本投入来推动经济发展,还是要提高科技的作用,加强研发,开发人力资本,以这些方式来推动经济,也就是向全要素生产率寻求新的增长源泉。”胡星斗称。
所谓全要素生产率,是指产出增长率超出要素投入增长率的部分,一般由资源配置效率和技术效率决定。从历史发展经验看,那些曾经历过高速经济增长的国家陷入低速增长或停滞的主要原因,就是全要素生产率停滞不前。
相关阅读
IMF:首季亚洲新兴市场资本流入量近300亿美元2013/05/02
发达国家释放流动性 亚洲国家需警惕外溢影响2013/05/02
2013年全球经济仍然存在下行风险2013/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