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一段炼狱的体验
CPA考生,没有不知道机会成本的含义的。在财务管理中,所谓机会成本,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成本”,它不是一种支出或费用,而是失去的收益。这种收益不是实际发生的,而是潜在的。比如,在投资方案的选择中,如果我们选择了一项投资方案,则必须放弃投资于其他途径的机会。其他投资机会可能取得的收益是实行本方案的一种代价,被称为这项投资方案的机会成本。对于CPA的考生而言,放弃目前的工作,或放弃学习英语、考研等其他机会,放弃舒适的生活,甚至小到放弃听音乐会、看本来酷爱的世界杯等,都是考CPA的机会成本。虽然,有些内容是无法用金钱衡量和计算的,对于习惯于用数字说明问题的会计人员,尤其如此。考CPA的机会成本很大,尤其是与现实经济生活中选择其他投资项目不同的是,考CPA的付出不一定有收获。按照财务管理的风险理论,考CPA的风险概率很大。在经济生活中,高风险的项目高收益,但是考CPA却是高风险,不一定有高收益。
在中国,高考是一件牵动全国的一件大事。高考的学生用“黑色的七月”、“残酷”等词来形容高考。但是与CPA考试相比,无数经历过高考并已经在高等院校就读或毕业的CPA考生普遍认为,与CPA考试相比,高考很简单,根本不能和CPA相提并论!如果说两个考试有共同点,只不过让考生再次回忆起过去已经获胜的战斗而已。年轻的学子普遍反映“经历过CPA考试后,感到高考的那个阶段真是幸福。那时能够集中精力学习,一切以我的高考为中心,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现在参加CPA考试,在工作和家务之余学习,顾此失彼,从来没有一天能够心无旁骛地专心学习。”且不说CPA考试的难度和通过率远低于高考,而且高考学生是在家长和老师的庇护下,专心复习,而CPA考生却是在经济、家庭、工作“三座大山”的压迫下去应考的。一切资料要靠自己找,学习时间要靠自己挤,还要诚惶诚恐地看**的脸色,生怕考试还没有通过,而饭碗已被砸。有一位考生,为了参加CPA考试,寒、暑假从来没有带孩子度过假。那年夏天,她拒绝了孩子暑假去海滨度假的要求,坚持不休假,计划把年休假用于考试前复习。可是,考试临近时,**不批准她休年假。她从单位直接去考场考试,临走前,同事通知她下午要开会。她说不行,要去考试。好心的同事提醒她:“还考试?别考完试,回来就下岗了。”她无奈地回答:“正因为随时要下岗,所以更不能放弃考试。”有一位在县城城建系统工作的考生,在考前一个月,被**派到驻外地办事处蹲点。平时的一切努力,顷刻化为乌有,消失殆尽。如果说,高考是当时必须走的路,而今天参加CPA考试却是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自己选择的更加艰难的第二次搏击。
不见了春天的阳光,没有女友的依偎,为了通过CPA,生活是如此的单调和枯燥。在一位年轻的考生眼里,认为注会考试简直是在受刑。他说:我知道许多人为考CPA甚至不上班,孩子也不管,家也不要了。还有许多人考前学得直吐,累垮了身体。同事曾开玩笑说,你们发注会证的时候应该再加上个六级伤残证。可见我们付出甚多。尤其是大龄考生,失去的东西太多了,机会成本太高,付出与得到不成正比。可是他一边抱怨着,另一边却义无反顾投入考试大军中。春节刚过,他就手捧书本,孜孜不倦。他把旧教材中财务管理的全部公式和经济法中的数据全部整理出来。5月初拿到新教材,他就参加辅导班,参加面授。他通读教材5遍以上,做北京注协编的《轻松过关》三份练习题,听闫华红老师讲的VCD两遍,提问不计其数。考前两月,每天看书做题14小时。即使如此,考试完毕,对于结果仍然没有把握。
相关阅读
凤凰涅槃—CPA考试经验分享2013/04/18
失败是成功之母—CPA考经分享2013/04/16
CPA考经分享:一路“考”来2013/04/16